“一颗不甜的葡萄”带来的思考——记我校第三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教师黄玉梅

发布者:人事处发布时间:2012-10-15浏览次数:630

数学,还是高等数学,不要说文科生,理工科的很多同学一听也是“闻风丧胆”。数学真的那么难?有这么一位老师,她不仅觉得数学有趣,还让她的数学课也变得很有趣。

去街边买水果,通常会产生下面一段对话:
  同学:老板,葡萄甜不甜?
  老板:我家的葡萄特别好,特别甜。
  老板说甜,我们肯定不会立刻相信,通常会表示怀疑。我们在心里先打了一个问号,到底是不是甜的呢?于是,我们常常会做个测试,随手摘一颗品尝,检验葡萄到底甜不甜。
  检验之后,会有两种情况,一个是甜,一个是不甜。
  如果我们尝了一颗,觉得不甜,那么就会产生怀疑了。为什么我们会怀疑呢?在这中间就用了一个概率的思想,那就是“小概率事件原理”。
  初见黄玉梅老师,是在周四下午的《概率统计》课上。她身着米白色风衣,卡其色长裤和轻便的休闲鞋,拥有长长卷发和笑容温婉的她,很难让我们把她和传统印象中的“高等数学老师”联系起来。
  作为第三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理工科组一等奖的获奖者,黄老师显得十分谦逊:“学校上课好的老师非常多,我们学院也是高手如云,我其实只是碰巧。”黄老师在课堂上严谨认真,课后却不乏幽默风趣,教与学合一的方式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http://xhu.cuepa.cn/newspic/679033/s_c8a06d3910218df49c381844d7ecbd47427445.jpg


起步数学其实很有趣


  “我们一家人都是教师。”黄老师说,她从小就喜欢数学,而碰巧自己喜欢的也成为了自己的职业。
  黄老师家里非常多教师,小时候受家庭启蒙,一直都很喜欢数学,觉得数学很有趣,在成长的道路上也碰到了一些非常好的数学老师。小时候她非常喜欢上数学课,也学得比较好,到后来上大学,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数学教育”专业。“大学时期我的数学并不算好,有很多数学特别好的同学,我非常普通,只是我后来一直坚持下来了。”回忆起大学本科在四川师范大学度过的四年时光,黄老师非常开心。因为她的喜爱和坚持,后来继续念了硕士,又考上了四川大学应用数学的博士。
  虽然家里教师很多,但黄老师却是家里的第一位数学教师。现在,黄老师的妹妹在研究生毕业后,也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教的科目也是数学。
  让不少同学头疼甚至害怕的数学课,究竟为什么有趣?黄老师说,做题比较有趣,如果做对了,就非常有趣。这是一个良性循环,首先觉得做题有趣,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对了,得到了表扬和认可,然后有更大的兴趣继续下去,这样,数学学习就进入了良性循环。


探索一节课从“吹牛”开始

    每一天大家都要搭乘公交车,但如果让我们来设计公交车车门,它应该有多高?在街边买葡萄,为什么我们认为这筐葡萄不甜?……第一次上课,黄老师通常会和同学们“吹吹牛”,“吹”的就是一些和数学专业相关的东西。
  黄老师非常注重在教学中适时地加入一些概率统计在生产、经济、管理、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增加大家学习的动力。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发生的小事,被黄老师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通过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讨论,让原本枯燥严肃的数学课堂充满了欢乐的色彩。
  由于很多同学对数学的畏难情绪,认为数学“又难、又麻烦、又计算多”,第一次授课黄老师通常会给大家讲主线,讲有趣的例子,通过这样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怎么说呢,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同学们对数学产生一点点兴趣,那就很好。”


跨越找到学数学的成就感


  “学数学就是一种成就感的体现。当你通过学习和总结,想到办法,或是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办法,解决了问题或是得出了结论,那种感觉会非常好。”在授课时,黄老师通常给同学们讲例子,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这样效果比较好,同学们的接受程度和参与性也会比较高。通过启发式和鼓励式的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欸,原来我自己也能搞定”——这就是成就感。
  上课时,黄老师通常会拎着一个布制的大购物袋,里面装了满满的书和作业。从教这些年来,不管班里多少人,作业都是全批全改。除了课堂上的互动,课后,黄老师也会通过QQ等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批改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我们教研室特别团结,氛围很好,大家经常在一起探讨教学方法,相互学习。这次我参加讲课比赛,大家也主动来帮忙、提意见,比如哪些部分需要加强,或者他们是怎么想的,会怎么处理。这对我的帮助都非常大。”性格开朗的黄老师课外也深受学生喜爱,“幽默风趣,有亲和力,上课氛围好,帮助大……”同学们在“评师网”上的一条条留言也是对黄老师工作的认可。
  “我只是一个很认真的人。”黄老师说,“我觉得教师就是这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把自己在专业领域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把在生活中总结到的经验分享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在大学学习期间最终学到有用的东西,就好了。”

                                                                      (来源:校报总第476
















  


  请用微信搜索“西华大学人事处”或用微信的“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关注。关注后可点击右上方查看历史消息,或留言提问,我们会尽快作出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