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尔雅,知行两不误,做巴蜀文化的守护者

作者:来源:新闻网发布时间:2018-09-21浏览次数:1285

凤凰网四川频道830日以《潘殊闲:巴蜀文化的守护者》为题,对我校图书馆馆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主任潘殊闲进行了专题报道。报道全文如下:

温文尔雅,是潘殊闲给人的第一印象。已过天命之年的他,没有了少年时在眉山古城墙内外调皮玩耍的稚气,隐没了青年时携友泛舟三峡、顺流而东的意气,退却了市场化改革大潮中纵横捭阖的豪气。枯坐书斋十余年,洗尽铅华之后,留下了一身的文气和才气。

  

潘殊闲,西华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主任,蜀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苏轼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扬雄研究会会长、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李白研究会副会长、四川杜甫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项目、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曾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优秀科研成果奖等荣誉多项。

  

香草芬芳伴童年

时间回到1974年,正在上小学的潘殊闲度过了愉快的童年。当时为了响应中央关于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号召,学校创办了一个五七制药厂。每周三下午,学校组织同学到野外采草药。穿越城墙,挎着箢篼采草药,跟大自然零距离接触成了潘殊闲的美好回忆。

等到了高年级,每到五月份,农村“双抢时节,城里的学生就要到农村支农,帮助农民抢收抢种,中午就在集体公社的灶上吃饭。村民们看我们干得辛苦,还会给我们煮鲜鸭蛋犒劳我们。回忆起往事,潘殊闲记忆犹新,如何更顺手地割麦子、怎么打捆,他都能一一说出。


由于几乎没有学习压力,周末和假期成了休闲和“赚钱时光。收完麦子,潘殊闲就和小伙伴一起到农村麦地里捡落在地里的麦穗,等搜集到足够多的麦穗,揉掉麦壳,拿去炸麦花。秋天的时候,在城墙上采野生枸杞子,晒干后卖给医药公司。

小时候物资生活很贫乏,但是那种跟大自然亲近的劳作,不仅让我们体会了无尽的欢乐,也锻炼了我们吃苦的精神。

  

求学:知行两不误

1977年,潘殊闲升入初中,并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快班。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他考入眉山最好的中学——眉山一中的文科重点班。由于初中不考外语,他只上了一年的英语,而上了高中,学的外语却是俄语,凭借过人的语言天赋和勤奋,潘殊闲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学完了六年的课程。

1982年夏,潘殊闲参加高考。当时大学的录取率只有17%,潘殊闲却以超过一本线30多分的成绩考入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年仅17岁的潘殊闲沿着苏轼的足迹,来到了山城重庆。

如果说眉山孕育滋养了潘殊闲的“,而在重庆的求学生涯则催生了他的,让他做到了知行合一

大一刚结束,未满18周岁的潘殊闲就开始了十八岁出门远行。一沓粮票,一包简单的衣物,他就和同学一起搭上了东去的客船。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东坡笔下的长江美景,不再只是书中的文字,亲身经历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潘殊闲真正体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境从此以后,出门“穷游成了他大学的必修课。

在西南师大读研究生期间,潘殊闲“偷偷写了一本书。之所以要偷偷地写,是因为导师反对学生急于写文章发表,加上他写的是一本谈论校园爱情的书。然而在当时,校园爱情却是一个禁忌话题。书稿拿到学校出版社后,编辑担心出问题,就提交国家教委审查。由于书中论述的是一种向上的、积极的恋爱观,才得以顺利出版。

 

1989年,潘殊闲研究生毕业,学校领导非常赏识他的才华,极力劝他留校任教,然而父母觉得重庆离家太远,反对他留在重庆。于是,潘殊闲就带着女朋友一起回到了成都,在四川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任教。

2004年,第二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文学分论坛在武汉大学召开。潘殊闲作为四川大学博士代表团成员出席,并成为川大唯一一个在大会上作主旨发言的博士生,一篇以“民族审美研究为主题的文章语惊四座,以独特的视角和观点让与会嘉宾称赞不已。尽管已经脱离学界十多年,本科和研究生时期的研究积累却在这一刻得到了发散和升华,潘殊闲坚信“人生没有白过,今天的努力一定会在日后的某个时间得到回馈。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湿了湿脚

我的学术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还在市场化大潮里漂过几年,别人叫下海,我这只能叫跑到海边湿了湿脚。潘殊闲说。研究生毕业,潘殊闲到了四川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当时来的时候挺失望的,学校很小,很多的学生比我都要大,最大的学生都已经58岁了。

1992年,邓小平南巡,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全社会掀起了下海经商的大潮。当时的潘殊闲已经在学校担任团委书记,事业蒸蒸日上。然而四川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在郊外,附近没有很好的配套设施,潘殊闲的女儿也快到上幼儿园的年纪。在学校里看不到希望的潘殊闲就骑着自行车满成都跑,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解决住房问题的单位。他先后跑了几家市级机关联系工作调动,虽然这些机关都同意录用他但由于一时解决不了住房问题,他都一一放弃了。

踌躇之际,一则招聘启事让潘殊闲看到了希望。当时被称为西部第一高楼的蜀都大厦打广告招聘一名办公室秘书,潘殊闲毛遂自荐,并用一份十多页的企业管理理念的文章打动了总经理。不仅成功入职,还解决了住房和小孩上学问题。与学校不同,企业的工作对潘殊闲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学起。凭借踏实能干,两年时间,潘殊闲从总经理秘书做到了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

工作能力被充分认可后,恰逢总经办等几个部门合并成办公室,由于潘殊闲在多个部门历练过,就被任命为办公室主任。“当时的蜀都大厦是成都乃至四川对内对外的窗口单位,潘殊闲参与了大大小小的各种重要接待。但有一天,他突然厌倦了这种忙前忙后的工作,他渴望回到书房,回到讲台。

在企业工作期间潘殊闲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读书与写作,他一边学习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一边笔耕不辍,先后创作了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了若干散文和学术论文,还参与编写了多部著作。2002年,阔别学术生涯十年的潘殊闲再次回到了学校,他考入川大攻读中国古代文学博士。

  

研究地方文化,守护巴蜀文脉

潘殊闲与西华大学的结缘,既成就了彼此,留下了一段佳话,也为四川省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作为一个生长在巴蜀大地的本地人,潘殊闲对四川有着独特的情结。他深深地热爱着这片沃土、这方文化,并为之不懈努力。


2005年,潘殊闲博士毕业,开启了在西华大学的学术与教学生涯。2006年,西华大学申报了一个四川省教育厅的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同年9月,潘殊闲被任命为该中心主任。第二年5月份的一个插曲,却成了砥砺潘殊闲为之奋斗的重要原因。

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正式揭牌半年多,学校筹划把“中心由厅级基地升级为省级基地。答辩的时候,一位评审教授现场嘲讽,说你们西华大学还要搞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气味都没有闻到。回到学校后,潘殊闲暗自发誓一定要做出成绩来,为西华大学争气。从此以后,他逐步把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转向地方文化,转向了地方名人研究,主动跟地方合作。

 

   

2007年,中心受邀进行郫县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调研。潘殊闲带领中心十多位学者利用暑假时间,跑遍了郫县境内所有的乡镇,探访了文化遗址、遗迹、遗存。经过对实地调研的梳理和各类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和提炼,在反复讨论、九易其稿的基础上,最后形成了《郫县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调查报告该报告得到郫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认可和重视,成为该县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文本资料。

2011年春节前夕,潘殊闲带领中心的研究人员,远赴马边彝族自治县进行文化资源调研。马边道路坎坷,山路蜿蜒狭窄,而从马边县城到一些乡镇的道路更差,路上时遇泥泞窄道,只好徒步前行。潘殊闲和同事们走彝乡、探苗寨、访茶场,完成了对马边地区自然与人文、民族与宗教的调查与研究,最终撰写出《马边文化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报告。报告一出即得到马边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评价,为马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作为一所以工科见长的学校,人文社科与老牌重点综合性大学比起来无论资源还是平台都有差距,但是这并不妨害有我们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坚持学校强调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潘殊闲带领他的团队主动服务地方,研究的项目很接地气,比如将各种散见的文献资源进行整理,先后编纂完成《都江堰文献集成》(古代卷、近代卷、文学卷),整理建川博物馆收藏的二战时期侵华日军家书、日记和美国希尔少校档案,整理新都、新繁、眉州、彭山等地旧志,编制温江区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研究完成郫都、温江、眉山、丹棱、遂宁等地委托的文化名人研究、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文化产业与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等。

  

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潘殊闲带领团队经常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省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既打开了自己的学术视野,了解相关学科的研究前沿,又广交朋友,宣传学校。他和他的团队学术研究不仅得到学界的认可,也得到社会的认可。

如今,西华大学依托蜀学研究中心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这两个平台,团结了省内外甚至海内外的一大批学者在西华大学这个平台下,出版的《蜀学》和《地方文化研究辑刊》这两本刊物已被中国期刊网收录,被众多海内外大型图书馆收藏培养了一批学人,在学界和社会各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潘殊闲功不可没。

  

享受生活,平常心看世界

有时候想想,一个人一辈子就在一个岗位上工作还是很枯燥的,走上不同的岗位,感受不同的人生,感觉还是蛮有味道的。只有用平常心看世界,才会发现各种各样的经历既是一种曲折甚或磨难,也是一种人生宝贵的财富。

说到文学教授,大家可能会联想到一个戴着啤酒瓶底儿厚的眼镜,捧着一本大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老学究形象。但潘殊闲却和这些搭不上边,他利落的发型,稳重而又轻松的穿着,一副男神的打扮。

谈起生活,潘殊闲更是头头是道,不喜欢打麻将的他,空余时间的休闲是烹饪。生活不缺少乐趣,缺少的是发现乐趣的心。潘殊闲说,自己和妻子都在高校教书,平常两人都很忙,但凡有时间,一定会收拾屋子做家务,烹饪美食。不仅是美食,其他诸如种花、养生、运动、休闲,潘殊闲都有自己的“真经,全然没有学究的迂阔与酸腐。

我见证了西华大学文史学科的发展,到西华工作了13年我觉得没有白过,我个人的成长跟我们学校的成长同步,我个人的荣誉也和这个平台和学校的荣誉同步。潘殊闲觉得自己很幸福——如果让我再做一次选择,我还会选择做一名教师。